蔡和森的傳奇一生
蔡和森 字潤寰
1895年出生于上海
后跟隨母親回到家鄉湖南雙峰
1913年
蔡和森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學習
他與同學毛澤東志同道合
成為摯友
1918年4月14日
蔡和森、毛澤東、蕭子升等
十多位熱血青年
成立了著名的青年進步團體
新民學會
1919年
北大校長蔡元培組織留法勤工儉學
消息傳到湖南
蔡和森開始負責湖南留法勤工儉學的組織工作
為了解歐洲和俄國革命的真實情況
探尋中國革命的道路
1919年12月
蔡和森、蔡暢、向警予等50多人
一起赴法勤工儉學
并于1920年2月抵達法國
在離巴黎不遠的小城蒙達尼
他們一邊做工 一邊學習
“猛看猛譯”馬克思主義著作
志同道合的向警予與蔡和森
談學習、談人生、談中國的未來
純真、誠摯的愛情也愈加濃烈
1920年6月
這對戀人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他們的自由結合被稱為“向蔡同盟”
轟動一時
“猛看猛譯”了上百種
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俄國革命的書籍后
蔡和森認為
要救國救民
要效仿俄國十月革命 改造中國
必須建立一個革命政黨
他曾幾次寫信和毛澤東
探討磋商建黨問題
9月中旬
蔡和森再次給毛澤東寫信
主張“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復信蔡和森
表示“沒有一個字不贊成”
并告訴他們建黨一事正在進行
1921年7月的一個夏夜
李達、董必武、毛澤東等13人
陸續走進上海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石庫門建筑
從此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
一顆革命火種
在沉沉暗夜的中國大地上點燃
與此同時
蔡和森、向警予夫妻二人
也積極聯合留法的周恩來、趙世炎等人
一起籌建起中國共產黨旅歐的早期組織
1921年年底
蔡和森因領導學生運動
被法國當局遣送回國
之后留在中央機關從事理論宣傳工作
1922年7月
蔡和森在黨的二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
負責黨的宣傳工作
同年9月
主編黨中央機關報《向導》周報
他既是主編又是主要撰稿人
1931年初
蔡和森受命前往香港
主持恢復中共廣東省委工作
6月10日
在參加香港海員工會的一次重要會議時
蔡和森由于叛徒出賣 不幸被捕
隨即被港英當局引渡到廣州
在廣州的監獄里
國民黨反動派百般折磨蔡和森的肉體
摧殘他的筋骨
但他的斗爭意志卻更加堅定
沒有暴露黨組織的任何情況
在被殘酷折磨56天之后
1931年8月4日
蔡和森被敵人殺害
年僅36歲
“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
忠誠印寸心,浩然充兩間。”
這首詩是蔡和森年少時而作
也是他在獄中為鼓勵獄友寫下的絕筆
這首詩印證了蔡和森年少時的初心
對黨、對人民的無限忠誠
他也用自己的生命
踐行了當年立下的錚錚誓言
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
戰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